春节期间,市殡仪馆通过统筹部署、周密部署、科学应对,认真做好了祭扫活动的安全保障、优质服务和宣传引导工作,圆满完成了此次春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腊月廿七至除夕,市殡仪馆共接待祭扫群众8万余人次,开展63场次文明共祭仪式,共有1275个家庭5100余人次参加共祭仪式,实现了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春节祭扫服务目标。
一、强统筹早谋划,科学应对确保有序
市殡仪馆提前一周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制定了《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2025年春节祭扫保障方案》,对节日期间安全保障活动等进行了周密安排,成立“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祭扫服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祭扫人流划分了三级等级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精细化服务保障措施,明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腊月廿七至除夕三天,市殡仪馆工作人员全员上岗,以扎实的行动切实做好院区及九峰陵公墓的安放服务、秩序引导、集体共祭、禁烧服务等重点工作,确保大节祭扫安定、有序。
二、实行预约分流,错峰祭扫确保安全
腊月廿七、腊月廿八、腊月廿九(除夕)三天,到市殡仪馆现场祭扫的群众需提前预约,在预约时段内凭预约码进入馆区。通过呼吁市民群众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引导群众提前祭扫、错峰祭扫,有利于树立文明祭扫意识,形成浓厚的文明祭扫氛围,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同时,市馆积极与公安、交警、消防等多部门沟通协调,在祭扫高峰期安排专人值守,维持祭扫秩序,全力疏导周边道路交通,避免人流车流拥堵,确保群众人身安全。
三、深化移风易俗,营造文明祭扫氛围
临近节日前,市殡仪馆安排专人对南北门、西山、文明祭奠区等重点部位进行禁烧专项巡查,引导、督促市民群众遵守殡葬管理及相关法规政策,做到文明祭奠、环保祭扫,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抛撒祭品,不在祭扫活动中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秩序,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节日期间,通过实时巡查和视频监控,工作人员可以全方位、无死角掌握院区禁烧工作开展情况,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
四、倡文明树新风,推广新型祭扫方式
市殡仪馆积极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倡导市民采取网络祭祀、居家祭祀等便捷、生态的祭祀方式缅怀先人、表达哀思,大力推行文明、低碳、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共筑文明祭扫新风。市殡仪馆鼓励群众采取家庭追思会、为逝者创建纪念馆、利用时空信箱投送信件的方式对逝亲进行拜祭、献花、寄语、悼念,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感恩和敬仰。据统计,近一周内通过网络途径参与祭扫的群众在市殡仪馆官方网站发布追思记录87条,在“青岛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发布追思记录2979条。
五、开展志愿服务,弘扬互助友爱精神
1月26-28日,市殡仪馆共组织开展3场春节文明祭奠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40余位志愿者报名参加。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协助工作人员在前门入口处、西山生态葬区域入口处以及文明祭奠区域进行秩序引导服务。此外,志愿者们会在集体共祭现场负责家属登记及鲜花发放,并对前来祭扫的家属普及禁烧规定、温馨劝导家属参与集体共祭、家庭追思,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平安过春节,文明树新风。近年来,市殡仪馆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把殡葬服务工作与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奠方式相结合,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践行文明祭祀新理念。下一步,市殡仪馆将持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始终坚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坚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祭扫服务保障水平,扎实推进春节期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力求为群众营造一个平安有序、文明祥和的祭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