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蕴涵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为营造新春浓厚氛围,持续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振兴,2025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中心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主题系列活动。
一是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古韵书香溢,笔舞墨韵长。”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突出新春佳节团圆欢乐、和美幸福、喜庆吉祥、平安祈福的节日主基调,1月23日中午,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工会组织职工欢聚一堂,开展“金蛇舞墨,新春送福”活动。活动现场,只见职工们将传统文化融入创作,全神贯注地创作,挥毫泼墨,展示了各自的风采。不多时,一个个风格迥异的“福”字、一副副新春贺岁对联就完成了。通过开展写春联、送福字的活动,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书法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有利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突出辞旧迎新、家国团圆的节日内涵。
二是开展文明宣传教育。春节期间,中心通过统筹部署、周密部署、科学应对,认真做好了祭扫活动的安全保障、优质服务和宣传引导工作,圆满完成了此次春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腊月廿七至除夕,通过实行预约分流、倡导提前祭扫、错峰祭扫、进行禁烧专项巡查等措施,引导、督促市民群众遵守殡葬管理及相关法规政策,做到移风易俗、文明祭奠,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抛撒祭品,不在祭扫活动中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秩序,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节日期间,通过实时巡查和视频监控,工作人员可以全方位、无死角掌握院区禁烧工作开展情况,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
三是开展文明实践服务。1月26-28日,中心共组织开展3场春节文明祭奠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40余位志愿者报名参加活动。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协助工作人员在前门入口处、西山生态葬区域入口处以及文明祭奠区域进行秩序引导服务。此外,志愿者们会在集体共祭现场负责家属登记及鲜花发放,并对前来祭扫的家属普及禁烧规定、温馨劝导家属参与集体共祭、家庭追思,以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电子祭祀等绿色文明祭扫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等传统祭扫形式,逐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精神传承上来。此举不仅有利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而且有利于展现文明祭扫新风尚,教育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共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四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月14日,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筑牢公益基础,彰显民政大爱,落实服务、担当、奉献的社会责任,中心慰问小组一行分别于到青岛福彩养老院和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两家养老机构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老人们送去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活动现场,慰问小组向公寓护理员仔细询问在这里生活的老人基本情况以及公寓内提供的医疗服务、生活护理等照料服务,向入住公寓的老人们传递了关爱之意、敬老之情。此次活动,既体现了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的初衷,又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敬老文化、增强全社会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让老人们真正能够健康长寿欢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