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接遥天,相思似海深。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展示我市绿色殡葬发展成果,嵌入式开展生命文化教育,促进殡葬事业与社会公众的良性沟通,稳步推进“逝有所葬、迁有所去”,擦亮“礼安齐鲁”服务品牌。3月28日,“礼安齐鲁·生命礼赞”青岛海葬启动仪式暨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在青岛市殡仪馆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共分为集体观摩、生命文化教育、海葬仪式、出海海葬四个环节。集体观摩邀请了媒体记者、群众代表对殡仪馆进行参观,近距离参观业务大厅、家庭追思礼厅、文明祭奠区等场所,通过观看宣传片、展板、电子公示栏等了解公开服务项目、惠民殡葬政策和管理制度。在生命文化教育环节,通过主持人颂读,沙画视频制作《清明·追思》和微短剧《生命的礼物》的演出,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逝者的缅怀。在海葬仪式环节,通过恭读祭文、敬献环节、行鞠躬礼、点亮《生命之树》的形式,表达对逝者的告别和对生命的致敬,增强了仪式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仪式结束后,共有100名海葬逝者家属出海参与海葬活动。省民政厅、市委宣传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一处一品,集体观摩
活动现场,观摩团一行先后对文明祭奠区、家庭追思处、地宫、生态安葬大厅、电子祭祀广场、生态人文公园、化妆整容室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体观摩,并观看了家庭追思仪式和礼体SPA沐浴服务宣传片。通过近距离了解馆内服务设施、观看殡葬服务流程和传统追思礼仪展示,感受殡葬服务中蕴含的人性关怀和文化内涵,体味殡葬文化和生命教育。
礼安齐鲁,生命礼赞
又是清明时,天地同一心。8:30,伴随着悠扬的钢琴曲《天空之城》和主持人低沉的诵读声,《清明·追思》 沙画制作为在场群众带来了一场心灵与感官上的奇妙之旅。只见屏幕上相继出现细雨、垂柳、菊花、大雁等元素,通过生命的诞生与终结,展现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而繁花盛开的场景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传递出“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的情感共鸣。随后的《生命的礼物》则巧妙利用一位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引出生态葬主题,在表演中,探讨生态葬的意义与价值,传递回归自然,与天地共生的理念。
2024年,山东省民政厅印发《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2024 年)》,文中提到“拓展民政服务品牌外延……指导各地挖掘传统习俗,因地制宜开展“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近年来,市殡仪馆积极推进“礼安齐鲁”丧俗改革品牌建设,以“青心·礼安”党建服务品牌为主阵地,充分汲取儒家传统文化思想以“安”为先的殡葬文化和以《论语》“慎终追远”、《礼记》“追养继孝”、朱子《家礼》为主要内容的孝道文化,培育了包括“礼·思”家庭追思团队品牌在内的8个业务服务子品牌,进一步丰富民政品牌内涵和外延,形成殡葬行业服务品牌矩阵,用真情服务让百姓伤心事暖心办,为幸福岛城、礼安岛城增添更多温暖底色。
同时,青岛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倡导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建成西山生态人文公园进行撒散、深埋等不保留骨灰的陆地自然葬,迄今已陆地自然葬2061位逝者。2024年,青岛市聚焦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培树了以市殡仪馆生态人文公园为代表的10个省级 “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生态安葬试点项目,鼓励群众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推动形成了节地生态安葬新风尚。
点亮希望,生生不息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上午9时,2025年清明节海葬仪式在海葬广场如期举行,现场共有来自45个家庭的100位逝者家属参加了仪式。在一阵浑厚深沉的大提琴伴奏声中,主持人恭读海葬祭文,由两位襄仪向祭祖方鼎内播撒皇土、五谷、清水和酒水,并指导家属依次行三鞠躬礼。随后,家属代表们依次上前逐步点亮电子触摸屏,不多时,大屏幕上的生命之树逐渐变得枝繁叶茂、闪闪发光,既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又寓意着逝者的精神与爱,永远照亮生者的生活。家属通过点亮的方式参与,既是对逝者的告别,也是对生命的致敬,增强了仪式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此时,背景乐《殇》也应声响起,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回忆和沉思......
入海为尊,向海而生
海风拂碧浪,追思情意浓。仪式结束后,家属们领取鲜花、手套和登船证,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上车前往码头。在登船后,“海之情”海葬服务团队的工作人员们为家属演示讲解海葬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现场演示了线绳垂吊可降解骨灰坛的操作过程,为活动提供了秩序引导、家属抚慰、后勤保障等暖心服务。上午11时,海葬活动顺利完成。
山海相依,情寄蓝天。在节地生态安葬不断推进下,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与山海为伴、徜徉在碧海蓝天之下。“海之情”服务团队每年为2500余位逝者进行生态安葬,让逝者安居在蓝天之下、魂归于千顷碧波,目前已经与西安、呼和浩特等多个城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1991年10月31日至今,34年来已累计完成海葬骨灰约3.3万具,为国家永久节约土地150余亩,为岛城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明思亲,文明祭祀
梨花风起时,正是清明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在4月4日清明节当天,市殡仪馆将继续落实预约、分流、限流措施,提醒市民提前祭扫、错峰祭扫、文明祭扫。预约祭扫通道将于3月31日8时开通,届时有祭扫需求的群众可以通过关注青岛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清明节当日,市殡仪馆和九峰陵公墓祭扫服务时间为6:30——16:00。
4月4日清明节当天,市殡仪馆禁止社会车辆驶入,市民可听从现场交警指挥,将车辆临时停放于周边临时设定的停车位置上。建议市民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提倡绿色低碳出行。
为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倡导文明殡葬,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青岛市民政局联合青岛市文明办向全市广大市民朋友发出《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鼓励市民朋友们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绿化、家庭追思会、踏青遥祭、网络祭扫、无烟上坟等方式缅怀亲友、寄托哀思。